时间: 2025-04-26 09:5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26
奉请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为“恭敬地邀请”。它通常用于正式或尊敬的场合,表达对某人的尊重和敬意,请求对方出席或参与某项活动。
“奉请”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奉”表示恭敬地接受或给予,“请”表示请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奉请”在现代汉语中仍保留其正式和尊敬的含义,但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奉请”体现了对长辈、上级或贵宾的尊重。在现代社会,尽管“奉请”的使用减少,但在正式场合和官方文件中仍可见其身影,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礼仪的重视。
“奉请”一词给人以庄重、正式的感觉,联想到传统礼仪和尊敬的氛围。在个人表达中,使用“奉请”可以增强语气的正式性和尊重感。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使用“奉请”邀请一位知名教授进行主题演讲,这一用词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响应,体现了对教授的尊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奉请”来表达对自然或神灵的敬意:
晨曦初露,我奉请太阳, 照耀大地,温暖心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宫廷中官员奉请**的场景,庄重而肃穆。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音乐,增添一份庄严感。
在英语中,“奉请”可以对应为“invite with respect”或“cordially invite”,但在实际使用中,英语文化更倾向于使用“invite”这一更为简洁的词汇。
“奉请”是一个充满敬意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正式和尊敬的场合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和使用“奉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中的礼仪传统。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请】
情况,实情。 同: 情
【引证】
《墨子·尚同中》-上下请通。 、 《管子·白心》-四璧而知请。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