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3:0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08:25
词汇“守白”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义和可能的引申意义出发。
“守白”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保持白色”或“守护白色”。在这里,“守”意味着保持、守护,而“白”通常指颜色白色,也可能有纯洁、清白的象征意义。
由于“守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坚守纯洁或清白的品质。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由于“守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守”和“白”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文化中,白色有时象征纯洁和清白,因此“守白”可能与保持这些品质有关。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强调个人或组织在面对诱惑或压力时保持正直和纯洁的重要性。
“守白”可能让人联想到纯洁、清白和高尚的品质,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它可能激励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原则和道德标准。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需要坚守原则和道德的情况,这时“守白”的概念可以提供一种指导和鼓励。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守白”来表达对纯洁和清白品质的赞美:
在世俗的尘埃中,
我守白如玉,
不为诱惑所动,
只为心中的那份纯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雪地中,周围一片洁白,象征着“守白”的意象。在音乐中,可以选择柔和、纯净的旋律来表达这种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白色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西方文化中,白色通常也与纯洁和清白相关,因此“守白”的概念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通过对“守白”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表达保持纯洁和清白品质方面的作用。尽管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象征,可以用来强调在复杂社会中保持正直和纯洁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价值观和原则。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引证】
《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 、 《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 、 《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 、 《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 《庄子·渔父》-须眉交白。 、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 《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组词】
雪白、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