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6:10
“半途”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路程或过程中的中间阶段,尚未到达终点。基本含义是指某事进行到一半,还没有完成。
在文学中,“半途”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旅程或心路历程,如“他在人生的半途中遇到了重大的转折”。在口语中,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任何未完成的状态,如“我半途而废了那个项目”。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工程或项目管理中,“半途”可能指的是项目的中期阶段,需要进行中期评估和调整。
同义词包括“中途”、“半路”,它们在含义上非常接近,但“中途”更正式一些,而“半路”则更口语化。反义词可以是“全程”、“完全”,表示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过程。
“半途”由“半”和“途”两个字组成,“半”表示一半,“途”表示路途或过程。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至今含义基本未变。
在东方文化中,“半途而废”常常被视为一种负面行为,强调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在西方文化中,虽然也重视完成任务,但更强调过程中的学习和成长。
“半途”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未完成或中断的感觉,可能会引起一种不安或失望的情感反应。它提醒人们坚持和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有过多次“半途而废”的经历,比如学习一门新语言或开始一个健身计划,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
在诗歌中,“半途”可以用来形容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探索:
在人生的半途中,我发现自己,
站在一片未知的森林里,
每一步都是探索,每一刻都是新的开始。
视觉上,“半途”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条路或河流的中段,两边是未知的风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旅程中的脚步声或水流声,象征着持续的行进。
在英语中,“halfway”或“midway”可以对应“半途”,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情况相似,都强调过程中的中间阶段。
“半途”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提醒我们坚持和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状态的词汇,也是一个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符号。通过深入学习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在任何追求中保持毅力的重要性。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