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3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35:32
半身不遂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半边身体无法自由活动”。它通常用来描述由于中风、神经损伤或其他疾病导致的一侧身体(通常是手臂和腿部)的肌肉力量减弱或完全丧失**能力的情况。
“半身不遂”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半身”指的是身体的一半,“不遂”意为不能如愿或不能顺利进行。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于描述具体的身体功能障碍。
在**文化中,半身不遂常常被视为不幸和需要同情的情况。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和政策在不断进步,但仍存在一定的偏见和障碍。
提到半身不遂,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痛苦、挣扎和不便。它也可能引发对残疾人群体的同情和关注。
个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或听说过因疾病或事故导致半身不遂的案例,这些故事往往能激发对健康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半身不遂作为一种隐喻,表达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半身不遂的影子, 在月光下挣扎, 寻找失落的自由, 在每一寸土地上。
视觉上,半身不遂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努力使用拐杖或轮椅移动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医疗设备的声音或是家人关心的询问声。
在英语中,“半身不遂”可以对应为“hemiplegia”或“paralysis of one side of the body”。不同文化对残疾的看法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对残疾人的支持和关怀的需求。
半身不遂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医学现象,也反映了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和挑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沟通和理解他人的经历。
无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蒋百里在宜山的南边路上,汽车坏了,他受了一下子凉,就有一点~的样子。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遂】
(形声。从辵(chu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遂,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