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1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10:53
“娇女”一词通常指的是年轻、美丽、柔弱且需要保护的女性。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娇嫩的女子”,强调女性的柔美和娇弱。
“娇女”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来形容贵族家庭的女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所有柔弱、美丽的女性。
在**传统文化中,“娇女”往往与“贤妻良母”的形象相联系,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形象逐渐被更加独立和自主的女性形象所取代。
“娇女”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柔弱、需要保护的形象,但也可能引发对女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被家人过度保护的“娇女”,她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显得手足无措,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娇女”这一词汇的现实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娇女”:
春风拂面,娇女轻步,
花间一抹柔情露。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娇女在花园中漫步,周围是盛开的花朵和轻柔的风声,这样的场景能很好地体现“娇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娇女”可以对应为“dainty lady”或“delicate woman”,但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可能不如“娇女”在中文中那样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娇女”这一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内涵,它不仅描绘了一种女性形象,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价值观的变化。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对于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动态至关重要。
1.
【娇】
(形声。从女,乔声。本义:妩媚可爱)。
同本义(柔嫩美态)。
【引证】
《说文新附》-娇,姿也。 、 《广韵》-娇,女字,亦态。 、 《玉篇》-娇,娇姿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娇逸未有婚。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自在娇莺恰恰啼。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恶卧踏里裂。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娇姿欲滴。
【组词】
娇影、 娇娇痴痴、 娇婢侈童、 娇羞、 娇娥、 娇逸、 娇颜、 娇冶、 娇慵、 娇奶奶、 娇懒、 娇喘、 娇喉、 娇语、 娇脆、 娇狞
2.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