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3:45
词汇“校度”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语境下的用语。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校度”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校正度量”或“校准程度”。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测量学、工程学或制造业中,它可能指的是对仪器或设备的精确度进行校准的过程或结果。
由于“校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中,它可能用于描述测量工具的准确性或校准状态。
由于“校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为人所熟知。它可能是由“校”(校正)和“度”(度量)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领域的术语。
在现代社会中,精确度和准确性在许多领域都非常重要,因此“校度”这样的词汇在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校度”可能与精确性、可靠性和专业性相关联。对于非专业人士,这个词可能不太熟悉,因此可能没有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由于“校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具体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校度”用于描述某种精确或细致的过程,例如:
由于“校度”与精确性和专业性相关,可能会联想到实验室、工厂或精密仪器的图像,以及校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微声音。
由于“校度”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显。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alibration”或“accuracy”。
“校度”作为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扩展语言知识,并在特定语境下正确使用。
1.
【校】
(形声。从木,交(jiào)声。(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学堂,学校。
【引证】
《集韵》-校,教学之宫。 、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郑国谓学为校。”-郑人游于幺校。 、 《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 、 《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组词】
校序、 校室、 校学
2.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