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2:1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2:15:07
大兴土木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地进行土木工程”,通常指的是进行的建筑或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道路、桥梁、房屋等。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地区或项目上进行***的建设活动。
“大兴土木”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最初可能用于描述皇家或官方的大型建设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的建设活动中。
在**文化中,“大兴土木”常常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繁荣和现代化。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建设热潮。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兴奋的,因为它通常与发展和进步相关联。联想上,我可能会想到繁忙的建筑工地、高耸的建筑物和城市的变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目睹过家乡为了发展旅游业而大兴土木,建设了许多新的酒店和旅游设施,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大兴土木,筑梦高塔, 钢铁森林,见证繁华。”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想到繁忙的建筑工地,高耸的起重机和尘土飞扬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施工机械的轰鸣声和工人的吆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ssive construction”或“large-scale development”,但“大兴土木”这个词汇更具有**特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大兴土木”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建设活动,还象征着发展和进步,对我来说,它是语言学和表达中的一个重要词汇。
奸佞之臣,罔真宗以符端,大兴土木之役,以为通宫玉清昭应之建。
灵王既归,耻其无功,乃~,欲以物力制度,夸示诸侯。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兴】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 、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
3.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4.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