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2:56
“幽愁”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幽”和“愁”两个字组成。其中,“幽”通常指深邃、隐秘或静谧的状态,而“愁”则表示忧愁、悲伤的情绪。因此,“幽愁”字面意思是指深沉、隐秘的忧愁或悲伤。
在文学作品中,“幽愁”常用来形容人物内心深处的忧郁情感,如诗句“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幽愁”来形容一种不易察觉的、内敛的悲伤情绪。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中,“幽愁”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深层的、不易表达的情感状态。
同义词:忧郁、哀愁、沉郁、悲愁 反义词:欢乐、喜悦、明朗、开朗
这些同义词在表达上各有细微差别,如“忧郁”更侧重于持续的、低落的情绪,而“幽愁”则强调情绪的深邃和隐秘性。
“幽愁”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幽”和“愁”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幽愁”这一表达深沉悲伤情感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幽愁”常与文人墨客的情感表达相关联,如诗词中常出现的“幽愁暗恨”等表达,反映了文人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
“幽愁”一词给人以深沉、静谧的情感联想,它不同于直接的悲伤,而是一种更加内敛和含蓄的情感表达。这种情感往往与孤独、沉思等情境相关联。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阅读一首古诗时感受到“幽愁”的情感,那种深沉而又不张扬的悲伤,让我对作者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幽愁”:
月光洒在寂静的湖面,
幽愁如雾,弥漫心间。
无声的泪,滑过夜的脸,
幽愁的旋律,轻轻回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月光下的湖面,静谧而深邃,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幽愁。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首低沉的钢琴曲,旋律中透露出淡淡的忧郁。
在英语中,类似的情感可以用“melancholy”来表达,它同样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悲伤情感。
“幽愁”这一词汇在表达深沉、内敛的悲伤情感时非常有效。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层次,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对于提升语言的细腻度和深度至关重要。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