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0:25
幽:形容词,指深邃、隐蔽、昏暗、静谧。 悒:形容词,指忧郁、不安、郁闷。
幽悒:形容词,指深沉的忧郁或不安,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或环境氛围。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幽悒”常用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如“她的眼神幽悒,仿佛藏着无尽的忧伤。”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较少直接使用“幽悒”,但可以用其同义词或近义词来表达类似情感。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精神病学领域,可能会用更专业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情感状态。
同义词:忧郁、郁闷、沉郁、忧愁 反义词:开朗、愉快、欢乐、明朗
词源:“幽”和“悒”都是古代汉语词汇,具有悠久的历史。 演变: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词逐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幽悒”这个复合词,用来更精确地描述一种深沉的忧郁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忧郁和沉思常常被赋予一种美学价值,因此“幽悒”有时也被视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情感反应:“幽悒”给人一种深沉、内敛的感觉,可能会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联想:联想到昏暗的房间、孤独的身影、沉默的夜晚。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描述某个深陷困境的朋友时使用“幽悒”来形容他的心情。
诗歌:
在幽悒的夜色中,
我独自徘徊,
心中的忧伤,
如影随形。
视觉:昏暗的灯光、模糊的轮廓、静谧的森林。 听觉:低沉的音乐、细碎的风声、远处的钟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elancholy”,但在语境和情感表达上可能有所不同。
“幽悒”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能够精确地表达一种深沉的忧郁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细腻和深刻。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悒】
(形声。从心,邑声。本义:愁闲不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悒,不安也。 、 《苍颉篇》-悒悒,不舒之貌也。 、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君子终身守此悒悒。 、 《韩诗外传》-于是楚王盖悒如也。
【组词】
悒悒无聊、 悒愤、 悒怏、 悒纡、 悒悒、 悒戚、 悒怅、 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