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4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46:48
词汇“及祸”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及”通常表示“到达”或“涉及”,而“祸”则指“灾难”或“不幸”。因此,“及祸”可以理解为“涉及灾难”或“招致不幸”。
由于“及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不太常见。但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决策导致了不幸的结果。
由于“及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及”和“祸”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负面含义。
在**文化中,避免招致不幸是一个重要的生活原则。因此,“及祸”这样的词汇可能会被用来警示人们避免做出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行为。
“及祸”这个词给人一种负面和悲观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不幸和灾难,可能会影响人们对于某些决策或行为的看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某些人的行为或决策导致了不幸的结果,这时可以使用“及祸”来形容这种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及祸”来表达某种行为或决策的负面后果,例如:
由于“及祸”带有负面含义,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黑暗、悲伤的音乐或画面,如阴沉的天空、破败的景象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及祸”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某人或某事导致了不幸。
“及祸”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个简洁的方式来描述某人或某事导致了不幸。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况。
1.
【及】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及,逮也。 、 《史记`项羽本纪》-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 《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组词】
赶不及、 企及、 來得及、 及面、 及时应令
2.
【祸】
(形声。从示,楇(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禍,害也。神不福也。 、 《周礼·掌客》-禍灾杀礼。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禍兮福所倚。 、 《荀子·天论》-逆其类者谓之禍。 、 《论衡·累害》-来不由我,古谓之祸。 、 《韩非子·大体》-鱼无失水之祸。 、 《韩非子·十过》-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 《战国策·赵策》-近者祸及身。 、 《淮南子·人间训》-不能为祸。 、 明·魏禧《大铁椎传》-祸且及汝。 、 《资治通鉴》-祸至无日。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人画士之祸。 、 《广东军务记》-祸及枯骨。
【组词】
祸基、 祸不旋踵、 祸至无日、 祸中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