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5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51:43
(形声。从示,楇(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禍,害也。神不福也。 、 《周礼·掌客》-禍灾杀礼。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禍兮福所倚。 、 《荀子·天论》-逆其类者谓之禍。 、 《论衡·累害》-来不由我,古谓之祸。 、 《韩非子·大体》-鱼无失水之祸。 、 《韩非子·十过》-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 《战国策·赵策》-近者祸及身。 、 《淮南子·人间训》-不能为祸。 、 明·魏禧《大铁椎传》-祸且及汝。 、 《资治通鉴》-祸至无日。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人画士之祸。 、 《广东军务记》-祸及枯骨。
【组词】
祸基、 祸不旋踵、 祸至无日、 祸中有福
罪。
【引证】
《荀子·成相》。注:“祸,亦罪也。”-罪祸有律。
灾荒之处。
【引证】
《太玄经·玄文》-有祸则反。
作祸;加害。
【引证】
《左传·昭公元年》-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
【组词】
祸国、 祸国殃民;祸世、 祸计、 祸人
遭难;受害。
【引证】
《后汉书》-刘恭见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