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3:07
“恶变”一词通常用于医学领域,指的是良性病变转变为恶性病变的过程,即癌症的形成过程。字面意思是指原本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的良性病变,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转变为具有这些特性的恶性肿瘤。
在医学专业领域,“恶变”是一个常用词汇,用于描述肿瘤的性质变化。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涉及健康、医疗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描述某种事物的负面转变。
同义词“癌变”和“恶性转化”都强调了病变向恶性方向的转变,但“恶变”更侧重于描述这一过程的发生。反义词“良性”和“不变”则分别指病变未发生恶性转变和状态保持不变。
“恶变”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恶”和“变”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恶”通常指不好的、负面的,而“变”指变化。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个词被专门用于描述病变的恶性转变。
在现代社会,由于癌症的高发率和对健康的威胁,“恶变”这个词在公众意识中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它提醒人们关注健康,警惕环境和生活习惯对身体的潜在危害。
提到“恶变”,人们可能会感到恐惧和担忧,因为它关联到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生命威胁。这个词可能会引发对疾病、死亡和痛苦的联想。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家人或朋友被诊断出有恶变的迹象,这个词可能会成为讨论和决策中的关键术语。它提醒人们及时就医,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在诗歌中,可以将“恶变”比喻为社会或个人生活中的负面转变,如:
“如同细胞的恶变, 社会的腐化悄然蔓延, 我们需要的是治愈, 而非无望的等待。”
视觉上,“恶变”可能让人联想到医学影像中显示的肿瘤图像,或者是实验室中正在进行的研究。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医生在解释病情时的严肃语气。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病变恶性转变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相似。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使用“malignant transformation”或“cancerous change”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恶变”是一个在医学领域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生物学过程,也反映了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深刻关注。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类专业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对于准确沟通和理解专业信息至关重要。
1.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
【变】
(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变,更也。 、 《小尔雅》-变,易也。 、 《白虎通》-变者,非常也。 、 《易·系辞》-一阖一辟谓之变。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
【组词】
变文协韵、 天气突变;巨变、 变豹、 变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