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4:41
词汇“[使靳]”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甚至在标准汉语词典中难以找到确切的定义。根据字面组合,“使”通常表示“让”、“令”或“驱使”的意思,而“靳”则较少单独使用,常见于姓氏或地名中,如“靳尚”、“靳江”。在古代汉语中,“靳”有时表示“吝惜”或“不肯给予”的意思,例如在《左传》中有“宋人靳之”的用法。
由于“[使靳]”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组合,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的基本定义。如果强行解释,可以理解为“驱使某人吝惜或不肯给予”。
由于“[使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样的组合,可能是作者故意创造的新词或古词,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情境。
由于“[使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示例句子是假设性的:
同义词:吝啬、保守、秘而不宣 反义词:慷慨、开放、坦诚
“靳”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吝惜”的意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意义逐渐淡出常用语境。现代汉语中,“靳”更多用于姓氏或地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如果“[使靳]”被用作一个词汇,它可能被用来描述某种保守或吝啬的行为,这在某些文化中可能被视为负面特质。
由于“[使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给人带来一种陌生或古怪的感觉,可能会联想到某种过时或不常见的表达方式。
由于“[使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尝试创造性地使用“[使靳]”来表达某种独特的情感或情境,例如:
由于“[使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由于“[使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进行比较。
“[使靳]”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组合,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有限。它可能更多地被用作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工具,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情境。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标准和常见的词汇更为合适。
1.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
2.
【靳】
(形声。从革,斤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辕马胸部的皮革,也用作辕马的代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靳,当膺也。 、 《左传·定公九年》。注:“车中马也。言如骖马之首,当服马之靳,相随从也。”-吾从子,如骖之靳。
【组词】
靳令、 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