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0:47
词汇“使酒仗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文的表达。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使酒仗气”字面意思是指在饮酒时借着酒劲或酒意来表现自己的豪气或勇气。这里的“使”有利用、借助的意思,“酒”指酒精饮料,“仗”有依仗、凭借的意思,“气”则指气概、气势。
由于该词汇较为生僻,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使用的可能性较低。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出现在描述豪放不羁、饮酒作乐的场景中,用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由于该词汇较为生僻,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考证。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为常见,但随着语言的发展,这类表达逐渐被更通俗的词汇所替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酒往往与豪放、侠义等形象联系在一起。因此,“使酒仗气”可能在描述古代侠客或英雄人物时出现,用以强调他们的豪迈和勇敢。
该词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古代侠士或英雄人物在饮酒时的豪情壮志。
由于该词汇较为生僻,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低。
在创作中,可以将“使酒仗气”用于描述一个角色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如在一场宴会中,主角借着酒劲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代侠士在饮酒时的豪迈姿态;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激昂的音乐来增强这种豪放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于描述饮酒时表现出的豪放或勇气。
“使酒仗气”作为一个生僻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饮酒与豪放行为的一种描述方式。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和文化,但在日常交流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更为通俗的表达。
昭略字茂隆,性狂隽,不事公卿,~,无所推下。
1.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
2.
【酒】
(会意。从水,从酉(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 《礼记·曲礼》-酒曰清酌。 、 《礼记·乐记》-酒食者,所以令欢也。 、 《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 、 《汉书·食货志》-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 、 《论语·子罕》-不为酒困。
【组词】
酒肆、 酒水、 酒生、 酒务
3.
【仗】
(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仗剑从之。 、 《史记·刺客列传》-独行仗剑至韩。
【组词】
仗斧、 仗节、 仗策
4.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