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8:57
商誉(Goodwill)是一个会计术语,指的是企业在收购另一家企业时,支付的购买价格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这部分价值通常反映了被收购企业的品牌声誉、客户关系、员工技能、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商誉”一词源自英语“Goodwill”,在会计领域中,它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用于描述企业并购中的无形资产价值。随着全球商业的发展,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计准则中。
在商业社会中,“商誉”是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企业的市场表现,还关系到投资者的信心和企业的长期发展。
“商誉”通常与积极的形象相关联,如信任、稳定和成功。它代表了企业在市场上的正面形象和消费者的忠诚度。
在个人生活中,“商誉”可以类比为个人在社会中的声誉和信任度,良好的个人商誉有助于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
在诗歌中,可以将“商誉”比喻为时间的礼物,它随着岁月的积累而增长,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品牌标志,代表着历史的沉淀和商誉的积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企业广告中的温馨旋律,传递着品牌的正面形象。
在不同语言中,“商誉”通常有相应的翻译,如德语的“Firmenwert”和法语的“Fonds de commerce”,它们都指代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
“商誉”是一个重要的会计概念,它不仅在专业领域中有着明确的定义和应用,还能在更广泛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找到其比喻和象征意义。了解“商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的价值构成和市场行为。
1.
【商】
(会意。从阩,章省声。本义:计算,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汉律志云:商之言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商,从外知内也。 、 《广雅》-商,度也。 、 《汉书·赵充国传》-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
【组词】
商略、 商算、 商度、 商羊、 商谜、 商功
2.
【誉】
(形声。从言,舆(yù)声。本义:称赞,赞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誉,偁也。 、 《墨子经》-誉名美也。 、 《周书·谥法》-状古述今曰誉。 、 《礼记·表记》-君子不以口誉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佞誉诬谀。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誉之则以为忧。
【组词】
誉人、 誉谀、 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