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6:29
“爆满”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个空间或场所内的人或物数量达到了极限,无法再容纳更多。基本含义是指拥挤到极点,通常用来形容公共场所如剧院、餐厅、车站等因为人数过多而显得非常拥挤。
“爆满”一词的词源较为现代,主要在20世纪中后期开始广泛使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度的增加,这个词汇逐渐成为描述公共场所拥挤程度的常用词。
在**,由于人口众多,公共场所如地铁、商场、景区等经常出现“爆满”的情况。这个词汇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也体现了人们对公共空间管理和服务的需求。
“爆满”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热闹、繁忙的情感色彩,但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拥挤、不便和压力。在积极的情况下,它可以表达一种活力和热情;在消极的情况下,它可能暗示着混乱和不适。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旅游高峰期去过一些热门景点,亲身体验了“爆满”的感觉。那种人山人海的场景让人既感到兴奋又有些疲惫。
在诗歌中,可以将“爆满”融入描述节日氛围的诗句中:
灯火辉煌夜未央, 人潮爆满街巷长。 欢声笑语传千里, 共庆佳节喜洋洋。
想象一个爆满的体育场,观众的欢呼声震耳欲聋,灯光闪烁,人潮涌动,这种场景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联想来增强“爆满”的感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cked”或“jammed”,如“The theater was packed”或“The train was jammed”。这些词汇在描述拥挤程度上与“爆满”相似,但文化背景和使用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爆满”这个词汇在描述公共场所的拥挤程度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现实,也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沟通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
【爆】
(形声。从火,暴声。本义:炸裂发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爆,灼也。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火爆声。
【组词】
车胎爆了;爆烈、 爆响
2.
【满】
(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满,盈溢也。 、 《庄子·列御寇》-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 《韩非子·扬权》-奸邪满侧。 、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宋·张俞《蚕妇》-归来泪满巾。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 、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组词】
满口胡柴、 满坑满谷、 满面生花、 满天星、 满眼、 满堂、 满衍、 满肚子、 满实、 满怀信心、 满脸春色、 满听、 满溢、 满生生、 满心、 满礼、 满顶、 满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