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4:38
词汇“古今谭概”是一个较为文雅且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它通常用于描述对古今事物、**或人物的概述、评论或讲述。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古今谭概”字面意思是对古今事物的概述或评论。其中,“古今”指的是时间上的过去与现在,“谭”有讲述、评论的含义,“概”则是概括、概述的意思。
“古今谭概”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文人的书写惯,强调对历史的宏观把握和评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于更广泛的语境,但其核心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对历史的重视和对过去的尊重使得“古今谭概”成为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重、深沉的感觉,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远。它激发人们对过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撰写历史论文或进行文化研究时,我经常使用“古今谭概”这个词汇来概括和评论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古今谭概,历史长河,波澜壮阔,文化传承,永不消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展示历史长河的画卷,音乐则可以选择古筝或古琴曲,营造出一种古典而深远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istorical overview”或“cultural commentar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
“古今谭概”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是对历史的概括和评论,也是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2.
【今】
(会意。从佶亼(jí)。本义:现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是时也。 、 《苍颉篇》-今,时辞也。 、 《诗·召南·摽有梅》-迨其今兮。 、 《诗·豳风·东山》-于今三年。 、 《史记·汲郑传》-吾今召君矣。 、 《战国策·燕策》-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今其室十无一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今之高爵显位。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
【组词】
今朝三明朝四、 今雨、 今愁古恨、 今下、 今夕何夕
3.
【谭】
(形声。从言,覃声。本义:同“谈”,说)。
同本义。
【引证】
《庄子·则阳》-夫子何不谭我于王。
【组词】
谭笑、 谭艺、 谭说、 谭吐、 谭助、 谭言微中
4.
【概】
(形声。从木,既声。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hú)用的木板。量米粟时,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过满)。
同本义。
【引证】
《楚辞·惜誓》-同权槩而就衡。 、 《礼记·月令》-斛甬,正权概。 、 《韩非子·外储说》-槩者,平量者也。
【组词】
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