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24:21
爆炸性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具有极强冲击力、影响力或突然爆发性质的事物。字面意思上,它与物理学中的爆炸现象有关,但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任何具有强烈效果或迅速扩散特征的情况。
“爆炸性”一词源于拉丁语“explosio”,意为“爆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扩展到了比喻性的使用,用来描述任何具有强烈影响或迅速扩散特征的事物。
在新闻和社交媒体时代,“爆炸性”内容往往能够迅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因此在新闻报道和营销策略中经常被使用。它反映了现代社会对即时性和冲击力的追求。
提到“爆炸性”,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危险、紧张和兴奋。这个词能够激发强烈的情感反应,无论是正面的好奇和兴奋,还是负面的恐惧和不安。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爆炸性”的事件,比如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或坏消息,这些事件往往会对个人的情绪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爆炸性”来形容情感的爆发:
心中的火焰,爆炸性的热情, 在寂静的夜里,燃烧成诗篇。
视觉上,“爆炸性”可能让人联想到烟花、爆炸的画面;听觉上,则可能是爆炸声或突然的响声。
在不同语言中,“爆炸性”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强烈的冲击力和迅速的扩散——是普遍存在的。
“爆炸性”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描述了物理现象,还广泛应用于描述社会、文化和个人生活中的强烈影响。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用法,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复杂现象都是有益的。
1.
【爆】
(形声。从火,暴声。本义:炸裂发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爆,灼也。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火爆声。
【组词】
车胎爆了;爆烈、 爆响
2.
【炸】
指物体突然破裂。
【引证】
《红楼梦》-[粗磁碟子]不拿姜汁子和酱预先抹在底子上烤过,一经了火是要炸的。
【组词】
瓶子炸了;爆炸
3.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