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0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05:19
词汇“[夭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夭屈”一词的字面意思并不明确,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夭”通常指早死或未成年而死,“屈”则有弯曲、屈服、委屈等含义。将两者结合,可能指的是某种早逝或不幸的状态。
由于“夭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中,可能用来描述某人的不幸命运或早逝。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几乎不被使用。
由于“夭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以下是一个假设的例句:
同义词:早逝、夭折、不幸 反义词:长寿、幸福、繁荣
“夭屈”的词源不明确,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夭”和“屈”各自有其含义,但结合在一起的含义并不常见。
在古代文化中,早逝和不幸福是被哀悼和反思的主题。因此,“夭屈”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用来表达对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哀悼。
“夭屈”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对不幸和早逝的悲伤和同情。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由于“夭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会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夭屈”来表达对生命短暂和不幸的感慨:
由于“夭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夭屈”的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夭屈”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它的含义和用法有限。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历史背景。然而,由于其不常用,它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较低。
1.
【夭】
(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头之曲。-夭,屈也。 、 《论语》-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
【组词】
夭英
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引证】
《释名》-少壮而死曰夭。 、 《礼记·王制》-不殀夭。 、 《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 《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夭其稚枝。 、
【组词】
夭札、 夭死、 夭厉
2.
【屈】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屈,拗曲。 、 《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 、 《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 马中锡《中山狼传》-猬缩蠖屈。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不可屈伸。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屈膝叩首。 、 清·张廷玉《明史》-不当屈。
【组词】
屈指询算、 屈律、 屈卮、 屈申、 诎屈、 屈伸、 屈屈、 屈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