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6:54
吊诡(diào gu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事情或现象既奇怪又难以理解,充满了矛盾和悖论。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表面上看似不合理或自相矛盾,但实际上可能隐藏着深刻道理或复杂逻辑的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吊诡”常用来形容情节的复杂性和出人意料的发展,如侦探小说中的悬疑情节。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生活中的奇怪现象或难以解释的**。在哲学和逻辑学等专业领域,“吊诡”则用来探讨悖论和逻辑矛盾。
同义词:诡异、悖论、矛盾、奇异 反义词:正常、合理、明确、简单
同义词中,“诡异”强调的是不寻常和难以理解,而“悖论”和“矛盾”则更侧重于逻辑上的冲突。反义词则与“吊诡”形成鲜明对比,强调的是事物的清晰和易于理解。
“吊诡”一词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诡”字有关,后者意味着狡猾、难以捉摸。在古代文献中,“吊诡”可能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论的难以预测和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到描述各种复杂和矛盾的现象。
在**文化中,“吊诡”常常与道家的哲学思想相联系,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变化的无常。在社会生活中,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那些超出常规认知范围的现象,反映了人们对复杂世界的认知和探索。
“吊诡”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好奇和困惑。它激发了我对事物背后深层逻辑的探索欲望,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吊诡的情况:一个看似简单的决策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情感纠葛,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吊诡”这个词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吊诡”:
月光下的影子,吊诡地舞动,
在寂静的夜里,编织着谜一般的梦。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迷宫,光线昏暗,路径曲折,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在音乐方面,一些神秘和悬疑的电影配乐可以很好地体现“吊诡”的氛围。
在英语中,“paradox”或“enigma”可以与“吊诡”相对应,它们都描述了那些复杂和矛盾的现象。不同文化中对这类现象的描述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人类对未知和复杂性的共同探索。
通过对“吊诡”这个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复杂和矛盾现象时的独特价值。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加深了我对世界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吊诡”这个词。
1.
【吊】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 、 《礼记·曲礼》-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 、 贾谊《吊屈原赋》-敬吊先生。
【组词】
吊纸、 吊问、 吊死、 吊祠
2.
【诡】
(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诡,责也。 、 《汉书·赵充国传》-自诡灭贼。 、 《汉书·京房传》-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
【组词】
诡求、 诡驳、 诡责、 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