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4:12
词汇“倾诡”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倾”可以理解为倾斜、倾倒,而“诡”则意味着诡异、狡诈。结合起来,“倾诡”可能指的是某种倾斜或不正直的、带有诡异特质的状态或行为。
由于“倾诡”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某些不正直或诡异的行为。
在古代文学或历史记载中,可能会有使用“倾诡”来形容某些人物或事件的情况,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
由于“倾诡”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倾诡”用于形容一个复杂的人物或情节,如:
由于“倾诡”是一个较为特定的中文词汇,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文中的“devious”或“eerie”。
“倾诡”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创作或特定语境中,它能够有效地传达某种复杂或诡异的状态。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诡】
(形声。从言,危声。本义:责成,要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诡,责也。 、 《汉书·赵充国传》-自诡灭贼。 、 《汉书·京房传》-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
【组词】
诡求、 诡驳、 诡责、 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