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1:12
“东郊”字面意思指的是城市或城镇的东部郊区。它通常用来描述位于城市东部边缘的地区,这些地区可能包含住宅区、农田、自然景观或工业区。
“东郊”一词由“东”和“郊”组成。“东”指方向,“郊”指城市的外围地区。在古代汉语中,“郊”常用来指代城市的外围,而“东郊”则特指东部外围地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中国文化中,东方常被赋予积极、吉祥的象征意义,如“东方红”象征着希望和光明。因此,“东郊”在某些语境下可能被赋予积极或美好的联想。
“东郊”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清新的空气和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生活。这种联想可能带来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经历中,“东郊”可能与某个具体的记忆或经历相关联,例如一次愉快的郊游或一个宁静的周末。
在诗歌中,“东郊”可以被用来描绘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
东郊的晨曦,轻抚着绿叶,
鸟儿的歌声,在空气中回旋。
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
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时光缓缓流淌。
结合图片,“东郊”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片绿油油的田野、远处的山脉和蓝天白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鸟鸣、风声和远处的水流声。
在不同语言中,“东郊”可能被翻译为“eastern suburbs”(英语)、“郊外東部”(日语)等,其基本含义保持一致,但在不同文化中的具体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东郊”作为一个描述地理方位的词汇,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丰富的联想空间。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表达与城市东部郊区相关的各种情境和感受。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郊】
(形声。从邑,交声。从“邑”,表示与城郭、行政区域有关。本义:上古时代国都外百里以内的地区称“郊”)。
郊区。
【引证】
《说文》。按,周时距离国都五十里的地方叫近郊,百里的地方叫远郊。-郊,距国百里为郊。 、 《诗·魏风·硕鼠》-适彼乐郊。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素服郊次。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洒江郊。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始知郊田。 、 《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 、 《周礼·质人》。注:“远郊也。”-郊二旬。 、 《仪礼·觐礼》。注:“谓近郊。”-至于郊。
【组词】
郊祀、 郊圻、 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