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3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33:50
“东邻西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东边的邻居和西边的邻居。基本含义是指周围的邻居或者附近的人家。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邻里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东邻西舍”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对居住环境的描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描述社区关系和邻里互动。
在**文化中,邻里关系一直被重视,强调“远亲不如近邻”。因此,“东邻西舍”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邻里之间的互助和支持。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温馨和和谐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邻里之间的友好和互助,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看到“东邻西舍”在社区活动中共同协作,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紧急情况下的互助,都体现了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东邻西舍共赏月,笑语欢声满庭院。”
想象一幅画面:夜晚,东邻西舍的人们聚集在庭院中,共同观赏明月,孩子们的笑声和交谈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eighbors from all around”,但“东邻西舍”更具体地指代方位,而英语表达更泛指周围的邻居。
“东邻西舍”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邻里关系,还承载了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传达社区和谐的意象。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那些~听得哭声,都来观看。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邻】
(形声。从邑,粦(lìn)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
周朝地方基层组织的户口单位。
【引证】
《说文》-邻,五家为邻。 、 《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 陈造《泊慈湖北岸》-渔翁家苇间,蜗舍无邻伍。
【组词】
邻伍、 邻里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舍】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舍,市居曰舍。 、 《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天子赐舍。 、 《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 、 《孟子·离娄上》-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组词】
旅舍、 舍馆、 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