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5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54:37
仲由: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称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以勇猛和直率著称。仲由在儒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孔门十哲之一。
在文学作品中,仲由常被描绘为孔子的忠实追随者和勇敢的战士,他的形象通常与忠诚、勇敢和直率相关联。在口语中,提及仲由可能更多地是引用他的故事或性格特点,用以比喻或形容某人的性格或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儒学研究中,仲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平、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仲由的名字和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着特定的含义。仲,意为排行第二;由,可能与其性格或命运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仲由这个名字在儒家文化中逐渐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着忠诚和勇敢。
在儒家文化中,仲由被视为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的形象和故事在儒家教育中被广泛传颂,用以教育人们忠诚、勇敢和直率的重要性。
提及仲由,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忠诚和勇敢,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提及仲由可能会在讨论忠诚和勇气的话题时被引用,用以强调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仲由之勇,如山岳之不可移,忠诚之心,如江河之不息流。”
提及仲由,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的画面,或是古代文献中对他的描述,这些图像和文字描述可能会激发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仲由的形象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象征意义,但忠诚和勇敢是普遍受人尊敬的品质。
仲由作为孔子的弟子,在儒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形象和故事在教育人们忠诚、勇敢和直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仲由的故事和性格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传统美德。
1.
【仲】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中。中亦声。甲骨文、金文作“中”。本义:排行第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仲,中也。 、 《释名》-仲,中也,言位在中也。 、 《仪礼·士冠礼》-伯其甫、仲、叔、季惟其所当。 、 《礼记·檀弓》。按,古者幼名冠字,冠字谓之且字,且,荐也。表之以字,所以为伯、仲、叔、季之藉也。殷礼二十为字之时,即兼伯仲叔季呼之,周礼始字不呼伯仲,至五十乃加而呼之。女子则笄而字即称伯姬、仲姬。-五十以伯仲,周道也。 、 杜甫《咏怀古迹》-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 清·黄宗羲《原君》-孰与仲多。
【组词】
仲子、 仲兄、 仲年、 仲弟、 仲叔
2.
【由】
(《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引证】
《左传》-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
【组词】
由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