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0:16
词汇“引绳削墨”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书法和绘画技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引绳削墨”字面意思是通过牵引绳子来调整墨线的粗细,主要用于形容书法或绘画时对笔墨的精细控制和调整。这个成语强调了在艺术创作中对细节的精确把握和技巧的精湛运用。
“引绳削墨”源自古代书法家和画家在创作时对笔墨的精细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形容任何需要精细操作和精确调整的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和绘画被视为高雅艺术,对技艺的要求极高。因此,“引绳削墨”这个成语体现了对艺术和工艺的尊重和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精细、严谨和专业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那些在艺术和工艺上追求极致的人。它激发人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完美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个设计项目中使用“引绳削墨”来形容我们对每一个设计元素的精细调整,确保最终产品的完美呈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笔下引绳削墨,字字如珠,绘出心中山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书法家在纸上细致地调整笔墨,每一笔都显得格外有力。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古筝或琵琶曲,来增强这种精细和优雅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ticulous craftsmanship”或“fine-tuning”,都强调了对细节的精确控制和精湛技艺。
“引绳削墨”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艺术和工艺的尊重,也提醒我们在任何工作中都要注重细节和精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深度和魅力。
昉思在阮翁门,每有异同。其诗引绳削墨,不失尺寸。惜才力窘弱,对其篇幅,都无生气。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绳】
(形声。从糸(mì),蝇省声。本义: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绳,索也。 、 《小尔雅》-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 、 《易·说卦》-巽为绳直。 、 《易·系辞传》-作结绳而为网罟。 、 《诗·小雅·采绿》-言纶之绳。 、 《庄子·胠箧》-民结绳而用之。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绿碧青丝绳。
【组词】
绳床、 绳缢跌扑、 绳文、 绳桥、 绳头、 绳戏、 绳络、 绳床瓦灶
3.
【削】
削弱,削减。
【引证】
《韩非子·五蠹》-辩智而鲁削。 、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兵挫地削。 、
徒峭。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崖侧削。
【组词】
削壁(徒削的山崖)——现专用于合成词中,如“剥削”、“削减”、“瘦削”义同“削(xiāo)”
4.
【墨】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墨,书墨也。 、 《庄子·田子方》-舐笔和墨。 、 《周礼·占人》-史占墨。 、 《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致其墨。
【组词】
墨丸、 墨本、 墨工、 墨妆、 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