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1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10:09
“俛首系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低头并将颈部系紧。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极度屈服或顺从,有时也用来描述人在压力或威胁下的无奈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俛首系颈”常用来描绘人物在权力、压迫或困境面前的无助和顺从。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历史题材的对话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分析特定历史时期或政治体制下人们的顺从行为。
“俛首系颈”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臣民在君主面前的一种礼仪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顺从和屈服的情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顺从和尊重权威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俛首系颈”这个成语在描述历史或人物时,常常带有深刻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无奈和绝望的情境。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由和尊严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个人面对困境时的态度时,可能会用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中心,我俛首系颈,等待黎明的曙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低头的人,颈部似乎被无形的力量束缚,给人一种压抑和无力的视觉感受。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bowing and submitting”(英语)或“se soumettre”(法语)可以传达类似的意思。
“俛首系颈”这个成语在描述顺从和屈服的情境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字面意义,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1.
【俛】
勤勉。 同: 勉
【引证】
虞集《新昌川重修儒学宣圣庙记》-诚其道也,不敢不俛焉以尽其力。
【组词】
僶俛
2.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
3.
【系】
(“系”、“係”、“繫”三字的意义界限不清楚,故往往通用,且经传多以繫为之,只有世系的意义,只用“系”字。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爪”,下面是“丝”。丝悬于掌中而下垂。本义:悬,挂)。
同本义。
【引证】
《荀子》-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组词】
系璧、 系滞
4.
【颈】
(形声。从刀,巠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颈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颈,头茎也。 、 《荀子·荣辱》-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 、 《荀子·彊国》-譬之是犹欲寿而歾颈也。 、 《庄子·马蹄》-喜则交颈相靡。 、 《韩非子·五蠹》-折颈而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颈血溅大王。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伸颈,侧目。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抚其颈曰。
【组词】
颈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