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3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30:28
操守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它强调个人在道德和行为上的自律和坚持,通常指的是高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操守 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操练和守卫,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代个人的道德行为和自律。在古代文献中,如《论语》等,可以看到对操守的强调。
在**传统文化中,操守被视为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即指培养良好的操守。在现代社会,操守仍然是评价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
操守 这个词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持、自律和高尚的品质。它鼓励人们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在日常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坚守操守的人,他们的行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一位老师在面对学生的不当行为时,始终坚持公正和原则,这种操守让我深受启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操守”:
在风雨中,我坚守着我的操守,
如同灯塔指引着迷航的船只。
在诱惑面前,我选择正义与真理,
因为操守是我灵魂的守护神。
操守 这个词可以联想到一座坚固的灯塔,在黑暗中发出光芒,指引着方向。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庄严而坚定的旋律,象征着坚持和自律。
在英语中,操守 可以对应为 integrity 或 moral character。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强调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操守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个人道德品质,也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操守”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1.
【操】
(形声。从手,(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操,把持也。 、 《礼记·曲礼》-操右契。 、 《礼记·学记》-不学操缦。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盖以操之为巳蹙矣。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 、 《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
【组词】
可操左券;同室操戈、 操刀
2.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