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2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20:29
词汇“下操”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下操”字面意思可能是指“结束操练”或“停止操练”。在军事或体育训练中,可能指的是训练结束时的动作。
由于“下操”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它可能在特定的军事、体育或教育领域中使用。例如,在军事训练中,“下操”可能意味着一天的训练结束。
由于“下操”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与特定地区的方言或行业术语有关。在军事领域,可能源自于日常训练的习惯用语。
在强调纪律和秩序的军事文化中,“下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指令,标志着从紧张的训练状态转变为休息状态。
对于经历过军事训练的人来说,“下操”可能带来一种解脱和放松的情感反应。
由于“下操”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不多。但在军事或体育训练的背景下,它是一个实用的指令。
在创作中,可以将“下操”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代表结束和新的开始。
想象一个操场上,随着一声哨响,士兵们整齐地停止动作,这个场景可能与“下操”相关联。
由于“下操”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词汇。
“下操”作为一个特定领域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其适用的环境中具有明确的意义和功能。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文化和行业术语。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操】
(形声。从手,(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操,把持也。 、 《礼记·曲礼》-操右契。 、 《礼记·学记》-不学操缦。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盖以操之为巳蹙矣。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 、 《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
【组词】
可操左券;同室操戈、 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