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0:02
原封不动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保持原有的封装状态,未经拆封或改动。基本含义是指事物保持原有的状态或形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在不同的语境中,“原封不动”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原封不动”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对物品封装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描述任何形式的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原封不动”常与尊重传统和保持事物原有价值的态度相关联。
这个词汇给人以稳定、可靠和尊重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保存完好的古董或未被破坏的自然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这个词汇来形容一些我珍藏的物品,如未开封的收藏版游戏或书籍,强调它们的珍贵和完整。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唯你原封不动,在我心中,如初见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未开封的盒子或一本书的原始包装,带来一种期待和神秘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touched”或“as is”,但它们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原封不动”这个词汇在描述保持事物原有状态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物理上的不变,也隐含了情感上的尊重和珍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沟通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是你的老婆,这等呵,我可也原封不动,送还你罢。
他把那个人送来的礼物~地退了回去。
1.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
2.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