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2:57
男觋(nán xí)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男”指的是男性,“觋”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巫,即男性从事巫术活动的人。因此,“男觋”字面意思是指男性巫师。
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中,“男觋”常用来指代那些从事巫术、占卜、祭祀等活动的男性。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可能出现在历史研究、民俗学或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中。
“觋”字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巫,与“巫”字有关,但“巫”字更常用来指代女性巫师。随着时间的推移,“男觋”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巫师”或“术士”来指代从事类似活动的人。
在古代社会,男觋通常被视为具有特殊能力的人,他们能够通过巫术与神灵沟通,进行占卜和祭祀活动。在某些文化中,男觋的地位可能相当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被认为对社区的安全和繁荣至关重要。
提到“男觋”,可能会联想到神秘、古老和超自然的力量。这个词汇可能唤起对古代巫术和神秘仪式的好奇和敬畏感。
在现代生活中,“男觋”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但在阅读古代文献或参与某些文化活动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例如,在研究古代**或民俗时,可能会了解到男觋的角色和影响。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男觋”作为一个神秘的角色,赋予他预知未来或操控自然的能力,从而增加作品的神秘感和深度。
想象一个男觋在古老的森林中进行仪式,周围是燃烧的火堆和神秘的符文,这样的场景可能会激发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如火焰的噼啪声、神秘的咒语和森林的回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角色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象,如西方的“wizard”或“sorcerer”,这些词汇在各自的文化中也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形象。
“男觋”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使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社会和*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文化的
1.
【男】
(会意。从田,从力。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本义:男人,与“女”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 、 《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 、 《诗·大雅·思齐》-则百斯男。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组词】
男事、 男夫、 男圻、 男教、 男德、 男权
2.
【觋】
男巫师,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男称“觋”(或“祝”,女称“巫”)。
【引证】
柳宗元《非国语下》-则觋之妄者,又何以为宝。 、 《初刻拍案惊奇》-话说男觋女巫,自古有之。汉时谓之“下神”,唐世呼为“见鬼人”。
【组词】
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