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2:25
男耕妇织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男性耕田,女性织布。这个成语描绘了传统农业社会中男女分工的基本模式,男性负责田间劳作,女性负责家务和纺织。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规范。
在文学作品中,男耕妇织 常用来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和谐,如古诗中的“男耕女织,鸡犬相闻”。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家庭或社区的传统生活方式。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历史学,它可能被用来讨论性别分工和社会结构。
同义词:男女分工、田园生活 反义词:工业化、现代生活
男耕妇织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农业社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描述传统的生活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男耕妇织** 代表了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它强调了男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和责任。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有时被用来反思传统性别角色的局限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宁静、和谐和传统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田园风光和简单的生活,有时也引发对过去生活方式的怀旧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乡村旅行中亲眼见到男耕妇织的场景,那是一种与现代都市生活完全不同的宁静和朴素。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男耕于田,妇织于室,岁月静好,如诗如画。”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阳光洒在田野上,男性在田间劳作,女性在屋内织布,鸡鸣狗吠,构成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性别分工概念也存在,如西方的“breadwinner”和“homemaker”,但具体的表达和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男耕妇织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在现代社会,它提醒我们反思传统性别角色的变化和多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社会背景。
她幻想回到~的原始生活。
1.
【男】
(会意。从田,从力。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本义:男人,与“女”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 、 《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 、 《诗·大雅·思齐》-则百斯男。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组词】
男事、 男夫、 男圻、 男教、 男德、 男权
2.
【耕】
(形声。从耒(lěi),井声。从“耒”,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犁田)。
同本义。翻松田土。
【引证】
《正字通》-耕,治田也。 、 《说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 、 《山海经·海内经》-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 《齐民要术·耕田》-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 、 《孟子·梁惠王上》-深耕易耨。 、 《乐府诗集·陌上桑》-耕者忘其犁。 、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组词】
耕食、 耕桑、 耕垡、 耕植
3.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
4.
【织】
旗帜。 同: 帜
【引证】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 、 《汉书·陈汤传》。颜师古云:“织,读曰帜。”-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织。 、 《汉书·食货志下》-旗织加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