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5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58:36
词汇“斗纲”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斗纲”的字面意思并不明确,它可能是一个古词汇或专业术语。在古代天文学中,“斗纲”可能指的是北斗七星的柄部,即斗柄,因为北斗七星的形状像一个斗,而柄部则像纲(绳索)。
由于“斗纲”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出现在与天文学或占星术相关的文本中。
由于“斗纲”的使用场景有限,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同义词:斗柄(在描述北斗七星时) 反义词:由于“斗纲”的使用非常特定,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斗纲”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天文学有关,特别是与北斗七星的描述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已经从日常语言中消失,只在特定的学术或历史文献中保留。
在古代,天文学和占星术是重要的学科,北斗七星在文化和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斗纲”可能在古代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对于现代人来说,“斗纲”可能引发一种神秘或古老的感觉,因为它与古代天文学和占星术相关联。
由于“斗纲”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斗纲”作为一个象征元素,代表指引或方向,例如在诗歌中描述寻找人生方向的旅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北斗七星的图像,特别是斗柄部分,来理解“斗纲”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古代天文学家的讨论或占星术的神秘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北斗七星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但可能没有特定的词汇如“斗纲”来描述它。
“斗纲”是一个特定且不常见的词汇,它与古代天文学和占星术相关。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科学。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可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了解它的背景和意义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历史深度的认识。
1.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2.
【纲】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冈声。本义:提网的总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纲,维紘绳也。 、 《书·盘庚》-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 《诗·大雅·棫朴》。笺:“张之为纲,理之为纪。”-纲纪四方。 、 《诗·大雅·卷阿》-四方之纲。 、 《书·序》-举其宏纲。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纪纲之仆。 、 《韩非记·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则鱼已囊矣。
【组词】
纲挈目张、 纲提领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