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2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22:04
斗而铸锥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战斗中才去铸造锥子”,比喻事情到了紧急关头才去想办法或采取措施,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行动迟缓或准备不足。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原意是指在战斗中才去铸造兵器,显然为时已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泛指各种情况下的临时抱佛脚。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斗而铸锥”这样的行为是被批评的。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提醒人们要有前瞻性和计划性。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负责任和缺乏远见的态度。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那些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匆忙应对的人。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见过一些同学平时不努力学,到了考试前夕才开始熬夜复,这种行为就可以用“斗而铸锥”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将“斗而铸锥”融入到描述时间紧迫和行动迟缓的场景中,如:
夜深人静时,斗而铸锥忙,
星光点点下,悔不当初长。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战士在战场上匆忙铸造兵器的场景,这种紧迫和混乱的画面可以与成语的含义相呼应。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金属敲击的声音,象征着紧急和仓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osing the barn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马跑了才关马厩的门),意思是在事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与“斗而铸锥”有相似的含义。
通过对“斗而铸锥”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提前准备和规划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有远见和计划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深度。
1.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2.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3.
【铸】
(形声。从金,寿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是双手拿“鬲”(lì,古炊具),下面是“皿”;鬲、皿表熔化金属的锅炉。中间象被熔铸的金属。小篆变为形声字。本义:铸造)。
同本义 。锤炼,雕琢金属或以液态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浇制成器的统称。
【引证】
汉·贾谊《过秦论》-铸以为金人。 、 《后汉书·张衡传》-以精铜铸成。
【组词】
铸印、 铸冶、 铸兵、 铸作、 铸金、 铸铜
4.
【锥】
(形声。从金,隹(zhuī)声。本义:钻孔的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锥,锐也。 、 《释名·释用器》-锥,利也。 、 《战国策·秦策一》-引锥自刺其股。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锥之处囊中。
【组词】
锥刀、 锥矢、 锥囊、 锥行衰、 锥行之陈、 锥毛、 锥刀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