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2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24:08
干式: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没有水分或液体参与的状态或方式。在不同的领域中,它可以指物理状态、工作方式或处理方法。
“干式”这个词源于对干燥状态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特别是在技术和工程领域中,用来描述不涉及水分的工作方式。
在干旱地区,“干式”这个词可能带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因为它与当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挑战紧密相关。
“干式”可能让人联想到干燥、贫瘠和缺乏生机的景象,这种联想可能带来一种孤独或荒凉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旅行中遇到过干式的沙漠环境,那种极端的干燥和缺乏生命力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干式”:
在干式的沙漠中, 风沙编织着无尽的孤独, 每一粒沙,都是时间的见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干式的沙漠,风沙吹过,带来一种寂静和孤独的视觉感受。听觉上,可能只有风声和沙粒摩擦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干式”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意义——缺乏水分或液体参与的状态——是普遍的。
“干式”这个词在描述缺乏水分的状态时非常有用,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用法,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各种干燥或无水的情况。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式】
(形声。从工,弋(yì)声。工有“矩”的意思。本义:法度;规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式,法也。 、 《周书·谥法》-式,法也。 、 《诗·大雅·下武》。传:“法也。”-下士之式。 、 《周礼·篔人》。注:“谓筮制作法式也。”-三曰筮式。 、 《周礼·典妇功》-掌妇式之法。 、 《周礼·太宰》。注:“谓用财之节度。”-九式。
【组词】
式度、 式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