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6:33
甘之若饴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吃糖一样甘甜”,比喻对某事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即使面对困难或痛苦也愿意接受。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对事物的喜爱程度。
甘之若饴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具体出处不详,但其形象的比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在汉语中流传至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甘之若饴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之道,强调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坚韧和乐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温暖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热情和乐观的人。在表达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希望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教学的热爱让他甘之若饴,即使面对学生的挑战和困难,他也总是充满耐心和热情。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甘之若饴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我心甘之若饴,
书卷翻飞,知识的海洋无边。
即使风雨交加,我亦不惧,
因为热爱,让每一刻都闪耀。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阳光下专注地阅读或工作,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微笑。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轻快而充满活力的旋律,象征着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weet as honey" 或 "with a smile on one's face",虽然这些表达没有甘之若饴那样深刻的比喻意义,但它们也传达了类似的积极和乐观的情感。
通过对甘之若饴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成语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启发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
言者踵至,斥逐罪死,甘之若饴,而不能得君心一悟。
1.
【甘】
(会意兼指事。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汉字部首之一,从“甘”的字往往与“甜”、“美味”有关。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甘,美也。 、 《书·洪范》-稼穑作甘。 、 《周礼·疡医》-以甘养肉。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甘胜碱。 、 《韩非子·存韩》-秦王饮食不甘。 、 清·周容《芋老人传》-何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组词】
甘肥、 甘味、 甘膳、 甘馨
2.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3.
【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名》-若,顺也。 、 《诗·鲁颂·阙宫》-万民是若。 、 《诗·大雅·烝民》-天子是若。 、 《易·观》-有孚禺若。 、 《书·尧典》-钦若昊天。 、 《左传·宣公三年》-不逢不若。
【组词】
若时、 若淑
4.
【饴】
(形声。从食,台(yí)声。本义:饴糖,用麦芽制成的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饴,米煎也。 、 《广雅》-饴,畅也。 、 《礼记·内则》-枣栗饴蜜。以甘之。 、 《论衡·本性》-甘如饴蜜。
【组词】
饴浆、 饴蜜、 饴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