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4:18
心焦火燎 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心情非常焦急,如同火烧一样。字面意思是指内心焦急得像火在燃烧。
“心焦火燎”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常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的情感状态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焦急情绪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焦急和急迫的情绪常常被视为负面情绪,因此“心焦火燎”在社会交往中有时被用来提醒人们保持冷静和耐心。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不安。联想上,它让我想到一个人在炎热的夏日里,内心如同被烈火炙烤,无法平静。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等待高考成绩公布时,我感到心焦火燎,每一分钟都过得异常缓慢。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心焦火燎,等待黎明的曙光, 每一秒的流逝,都如火焰般炙热。”
视觉上,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火焰跳动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心跳加速的声音或是火焰燃烧的噼啪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rning with impatience”或“on tenterhook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焦急情绪。
“心焦火燎”这个词汇在描述焦急情绪时非常生动和形象,它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她摸黑坐着,心焦火燎地等着邻家的闺女从夜校回来帮她收拾。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焦】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焦,火所伤也。 、 《玉篇》-焦,火烧黑也。 、 《礼记·内则》-濡灸之举焦。 、 《素问》-凡气因火变则为焦。
【组词】
焦盆、 焦鎚、 焦尾、 焦霹雳
3.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4.
【燎】
照明。
【引证】
《吕氏春秋·精谕》-桓公虽不言,若暗夜而烛燎也。
夜猎。
【引证】
《潜夫论》-昔有司原氏者,燎猎中野。
【组词】
燎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