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1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14:13
凶危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凶”和“危”。其中,“凶”通常指不吉利、危险或有害的事物,而“危”则表示危险、不稳定或处于不利状态。因此,“凶危”整体上指的是极其危险或不安全的状态,可能伴随着潜在的灾难或伤害。
在文学作品中,“凶危”常用来形容战场、灾难现场或紧张的情节,强调情境的紧迫性和危险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凶危”来形容某人处于极度危险或不利的境地。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安全工程或医疗急救中,“凶危”可能特指高风险的操作或紧急情况。
同义词:危险、险恶、危急、危机 反义词:安全、平稳、安定、平和
同义词中,“危险”和“凶危”都指存在风险,但“凶危”更强调情况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反义词则表达了与“凶危”相对的稳定和安全状态。
“凶危”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凶”和“危”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极端危险状态的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凶危”的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常见的词汇,但在特定语境下仍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在**文化中,“凶危”常常与灾难、战争和不幸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危险和不确定性的普遍恐惧。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警示人们注意安全,或者在紧急情况下动员资源和人力。
提到“凶危”,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紧张、恐惧和不确定性。这个词能够唤起人们对潜在危险的警觉,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在危机中寻找解决方案的决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凶危”这个词,但在观看战争电影或阅读紧张的悬疑小说时,这个词能够很好地描述那些令人心跳加速的场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凶危”:
在那凶危的夜,
星辰黯淡无光,
勇士们挺身而出,
为了希望与和平。
视觉上,“凶危”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风暴或战场上的硝烟。听觉上,这个词可能与紧张的音乐或战场上的枪炮声相联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erilous”或“dangerous”,但这些词没有“凶危”所带有的那种强烈的文化和情感色彩。
“凶危”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能够准确地传达极端危险和不安全的状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特定语境下的情感和意图至关重要。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