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02:20
词汇“凶变”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比如在描述自然灾害、政治动荡或个人命运的突变时。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凶变”字面意思指的是不吉利的、突然的变故或变化。其中,“凶”表示不吉利、有害,“变”表示变化、转变。
“凶变”这个词可能是由“凶”和“变”两个字组合而成,没有特定的词源故事。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多地使用“灾变”或“突变”。
在文化中,人们往往对“凶变”持有一种避讳的态度,因为它涉及到不吉利的预兆或不幸的。
提到“凶变”,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灾难、不幸和不可控的因素,带来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遭遇了突如其来的不幸**,可能会用“凶变”来形容这一经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凶变”来描绘自然界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岂料天有不测风云,一朝凶变,花落人亡两不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自然灾害的画面,如地震后的废墟;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紧张的旋律来表达“凶变”带来的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catastrophe”或“sudden change”,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可能会有所不同。
“凶变”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突然且不吉利的变化,对于描述某些特定情境非常有用。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变】
(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变,更也。 、 《小尔雅》-变,易也。 、 《白虎通》-变者,非常也。 、 《易·系辞》-一阖一辟谓之变。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
【组词】
变文协韵、 天气突变;巨变、 变豹、 变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