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4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41:57
斋舍(zhāi sh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供人居住或修行的简朴住所,尤其指寺庙中的僧侣或道观中的道士居住的地方。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斋舍也可以指任何简朴、清静的居住环境,强调其与世俗生活的隔离和精神修养的氛围。
斋舍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斋”字原指斋戒、清心,而“舍”字则指住所。随着时间的推移,斋舍逐渐固定为指代**修行场所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斋舍象征着一种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的生活方式。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以及对物质欲望的克制。
斋舍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宁静、祥和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静心修行的生活状态。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精神生活的向往。
在现代社会,虽然斋舍的具体形式可能不再常见,但其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净化的理念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例如,人们可能会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通过冥想、阅读或艺术创作来实现类似斋舍中的修行体验。
在诗歌中,斋舍可以被用来营造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山间斋舍静,
松风拂面轻。
心随云水远,
梦与星辰近。
斋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木质建筑、静谧的庭院、悠扬的钟声和诵经声,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包括修道院、禅寺、道观等,它们都是供修行者居住和修行的场所,虽然在建筑风格和仪式上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精神修养和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斋舍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重视,也提供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净化的生活方式的象征。在现代社会,尽管斋舍的具体形式可能不再常见,但其背后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1.
【斋】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斋,戒洁也。 、 《周礼·膳夫》-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 、 《周礼·太牢》-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 、 《论语》-斋必变食,至不多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虽斋。 、 、 、 《明史》-专意斋醮。
2.
【舍】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舍,市居曰舍。 、 《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天子赐舍。 、 《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 、 《孟子·离娄上》-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组词】
旅舍、 舍馆、 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