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0:22
牢笼:字面意思是指用坚固的材料(如铁、木等)制成的封闭空间,用于关押或限制动物或人的自由。基本含义是指任何限制自由、阻碍发展的环境或状态。
“牢笼”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用于关押动物的坚固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比喻性的限制和束缚。
在许多文化中,“牢笼”象征着压迫和限制。在社会背景下,它可能指代不公正的法律、社会规范或个人心理状态。
“牢笼”通常带来负面情感,如压抑、绝望和无力感。它让人联想到被困、无法逃脱的恐惧。
在个人生活中,“牢笼”可能指代某种限制性的关系或环境,如一份不满意的职业或一段不健康的关系。
诗歌:
在心灵的牢笼里,
我听见自由的呼唤,
却无法挣脱这无形的枷锁,
只能在梦中寻找那片广阔的天空。
“牢笼”是一个多层次的词汇,既指实际的物理限制,也象征着精神上的束缚。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深刻地表达限制和束缚的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牢笼”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牢】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羊豕之闲曰牢。-牢,闲养牛马圈也。 、 《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 、 《战国策·楚策》-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周礼·充人》-祀五帝则系于牢。 、 《列子·仲尼》-长幼群聚,而为牢藉。 、 《庄子·达生》-元端以临牢筴。
【组词】
牢栈、 牢筴、 牢藉
2.
【笼】
笼罩;遮掩。
【引证】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组词】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笼葱
包括;包罗。
【引证】
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组词】
笼罗、 笼取、 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