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4:53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捕到了鱼就忘记了捕鱼的筌(一种捕鱼工具)。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记了原来帮助自己达到目的的手段或条件。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成功后忘恩负义、不记旧情的人。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过于专注于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中的帮助或支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目标导向行为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同义词: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反义词:饮水思源、不忘本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都与记忆和感恩有关,但“得鱼忘筌”更侧重于达到目的后的遗忘行为。
“得鱼忘筌”出自《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这句话原本是用来比喻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感恩和不忘本是重要的道德准则。因此,“得鱼忘筌”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常被用来提醒人们保持谦逊和感恩的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以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忘恩负义的行为。它提醒人们在成功后不应忘记那些在过程中帮助过自己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反思自己在成功后是否保持了对他人的感激之情,是否在追求目标时忽略了过程中的重要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得鱼忘筌非我愿,饮水思源心自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捕到鱼后,却忘记了放在一旁的筌,这个画面传达了遗忘和忽视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ut of sight, out of mind”,但它更多指的是事物不在眼前就容易被遗忘,而不是特指达到目的后的遗忘行为。
“得鱼忘筌”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不应忘记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和事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在成功后保持谦逊和感恩的态度。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郭沫若《新归与文白之争》:“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鱼】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引证】
《说文》-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 《易·中孚》-豚鱼吉。 、 《论衡·指瑞》-鱼木精。 、 《仪礼·特牲礼》-鱼十有五。 、 《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 、 《礼记·曲礼》-鲜鱼曰脡祭。 、 《吕氏春秋》-鱼上冰,獭祭鱼。 、 《史记·周本记》-白鱼跃入王舟中。
【组词】
鱼鲩冠儿、 鱼鳞册、 鱼烂、 鱼轩、 鱼脍、 鱼市、 鱼质龙文、 鱼米、 鱼秧、 鱼鱼雅雅
3.
【忘】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忘,不识也。 、 《诗·郑风·有女同车》-德音不忘。 、 《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中年病忘。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宠辱偕忘。 、 诸葛亮《出师表》-忘身于外。
【组词】
忘魂、 忘昏、 忘反、 忘年、 忘味、 忘食、 忘却、 忘生舍死、 忘先
4.
【荃】
(形声。从艸,全声。本义:香草名,即荪)。
香草名。即“菖蒲”,又名“荪”。古用以比喻君主。
【引证】
《离骚》。注:“香草也。”-荃不揆余之中情兮。 、 《庄子·外物》。释文:“香草也。”-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 柳宗元《吊屈原文》-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
【组词】
荃宰、 荃荪、 荃察、 荃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