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2:24
牢稳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牢固而稳定。它通常用来形容物体或结构坚固,不易动摇或损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态或情绪稳定,不易受外界影响。
牢稳 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牢”意味着坚固、不易破坏,“稳”意味着稳定、不动摇。这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形容牢固和稳定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牢稳常用来形容建筑或物体的稳固性,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人的性格和情绪。
在文化中,牢稳常被视为一种积极品质,特别是在强调稳定和和谐的社会背景下。它不仅用于描述物理结构的稳固,也用于形容人的心态和行为的稳定性,反映了文化中对稳定和持久性的重视。
牢稳 这个词给人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它让人联想到坚固的结构和稳定的心态,这种联想在面对不确定性和挑战时尤为重要。它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和坚定。
在个人生活中,牢稳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方式。例如,一个在工作中总是保持冷静和稳定的人,可以被称为“牢稳”的人。这种特质在团队合作和应对紧急情况时尤为重要。
在诗歌中,牢稳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和永恒:
山川牢稳,岁月静好, 千年古树,见证时光流转。
牢稳 这个词可以联想到坚固的石头建筑、稳定的山脉和宁静的湖泊。在视觉上,它让人想到稳重和坚固的图像。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沉稳的声音或节奏。
在英语中,与“牢稳”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stable”或“firm”。这些词汇在描述物理结构和人的性格时都有相似的含义,但在具体用法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牢稳 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描述了物理结构的稳固性,也反映了人的性格和情绪的稳定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牢稳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体现了对稳定和持久性的文化价值观。
1.
【牢】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羊豕之闲曰牢。-牢,闲养牛马圈也。 、 《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 、 《战国策·楚策》-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周礼·充人》-祀五帝则系于牢。 、 《列子·仲尼》-长幼群聚,而为牢藉。 、 《庄子·达生》-元端以临牢筴。
【组词】
牢栈、 牢筴、 牢藉
2.
【稳】
(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同本义。
【引证】
《世说新语·排调》-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组词】
安稳、 稳拍拍、 稳惬、 稳善、 稳脚、 稳疾、 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