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0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07:53
谓以烹调羹汤取悦于人。典出《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
1.
【谄】
(形声。从言,臽(xiàn)声。本义:谄媚,曲意迎合 ) 同本义。
【引证】
《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组词】
谄臣、 谄言
2.
【羹】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调和五味的汤。
【引证】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