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1:15
词汇“漕引”是一个较为专业和历史性的词汇,主要与古代**的漕运制度相关。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漕引”进行深入分析:
“漕引”是指古代**官方为了运输粮食等物资,通过水路(主要是大运河)进行的***漕运活动。其中,“漕”指的是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引”则有引导、管理的含义。
“漕引”一词源于古代**的漕运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逐渐完善,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随着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漕引制度逐渐被淘汰。
漕引制度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还涉及到税收、水利、军事等多个方面。漕引的成功与否,往往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漕引”可能唤起对古代**繁荣景象的联想,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它更多地代表着一种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
由于“漕引”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历史词汇,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或接触到这一词汇。
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漕引”来描绘古代漕运的繁忙景象,增加作品的历史氛围。
想象一幅画面:宽阔的运河上,船只穿梭,船夫们忙碌地搬运着粮食,岸边官员指挥着漕引的进行。这样的场景可以通过绘画或视频来呈现。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通过水路***运输粮食的制度也有存在,但具体名称和运作方式各有不同。
“漕引”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文化的深层含义。
1.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 、 《史记·平准书》-漕转山东粟。 、 《史记·萧相国世家》-转漕给军。 、 《汉书·武帝纪》-穿漕渠通渭。 、 《汉书·食货志》-岁漕关东谷。 、 《史记·河渠记》-关东漕粟。
【组词】
漕船、 漕粮
可供运输的河道。
【引证】
《红楼梦》-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
2.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