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5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52:44
漕司(cáo sī)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在**古代官制中使用。漕司指的是负责管理漕运的官方机构,漕运即通过水路运输粮食等物资,特别是指从江南地区向京城(如北京)运输粮食的官方运输系统。漕司的职责包括组织、监督和管理这些运输活动。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漕司可能被提及作为描述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或政治结构的元素。在口语中,由于现代社会已不再使用漕运系统,这个词汇可能较少被提及,但在历史学、考古学等专业领域,漕司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漕司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制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漕运系统逐渐被现代化的交通和物流系统所取代,因此漕司这一概念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再使用。
漕司在**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京城的粮食供应和国家的稳定。漕运的成功与否,常常被视为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标志。
提到漕司,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水路运输的艰辛以及国家治理的复杂性。这个词汇可能会唤起一种对古代社会结构和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由于漕司是一个历史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然而,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了解漕司的概念对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漕司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背景元素,用来描绘古代官员的生活和工作,以及他们如何应对漕运中的各种挑战。
想象漕司的场景,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码头、繁忙的水路、装满粮食的船只,以及官员们忙碌的身影。这些图像和声音可以帮助更生动地理解漕司的职能和历史背景。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漕司的概念,但类似的官方运输管理系统在不同文明中都有存在,例如古罗马的粮食供应系统。
漕司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但它对于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经济活动和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和分析漕司,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1.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 、 《史记·平准书》-漕转山东粟。 、 《史记·萧相国世家》-转漕给军。 、 《汉书·武帝纪》-穿漕渠通渭。 、 《汉书·食货志》-岁漕关东谷。 、 《史记·河渠记》-关东漕粟。
【组词】
漕船、 漕粮
可供运输的河道。
【引证】
《红楼梦》-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
2.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引证】
《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 、 《广雅》-司,臣也。 、 《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司,主也。 、 《周礼·师氏》-司王朝。 、 《广雅》-司,主也。 、 《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曰司徒。 、 《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 《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 宋·苏轼《教战守》-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
【组词】
各司其事;司籍、 司掌、 司方、 司铎、 司衡、 司勋、 司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