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1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14:13
期盼: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期待、希望某件事情发生或某个人到来。它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通常与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等待相关联。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期盼”常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例如,一个等待爱人归来的角色可能会表达出深切的期盼。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期盼”可以用来表达对即将发生的期待,如“我期盼着周末的旅行”。 专业领域: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期盼”可能与期望理论相关,指的是个体对未来的积极预期。
同义词:期待、渴望、希望、盼望 反义词:失望、绝望、放弃
“期盼”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期”和“盼”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期”有预定时间的意思,“盼”则表示看、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期待和希望的现代词汇。
在许多文化中,“期盼”与节日、庆典和重要相关联。例如,春节前的期盼气氛,人们期盼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和幸福。
“期盼”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希望、梦想和未来的美好。这种情感可以激励人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期盼着一次重要的面试结果,那种等待和希望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期盼”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下,我期盼着黎明的到来,
希望的光芒,穿透黑暗的帷幕。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孩子在窗边期盼着父母的归来,窗外的风景和孩子的表情都充满了期盼的情感。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音乐,如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
在英语中,“anticipation”和“expectation”可以对应“期盼”,但“anticipation”更强调提前的准备和期待,而“expectation”则更多指对结果的预期。
“期盼”是一个充满情感和希望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期盼”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和沟通中的作用,以及它如何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情感深度。
1.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
2.
【盼】
(形声。从目,分声。本义:眼睛黑白分明的样子) 同本义。喻美目流转。
【引证】
《说文》-盼,目黑白分也。 、 《诗·卫风·硕人》。传:“盼,白黑分。”-美目盼兮。 、 《字林》-盼,美目也。
【组词】
盼刀、 盼瞩
顾;看。
【引证】
《广雅》-盼,视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祇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
【组词】
盼睇、 盼睐、 盼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