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4:37
牵念: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牵挂和思念,通常用来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切关心和想念。它蕴含了一种情感上的连结和心理上的牵挂。
“牵念”由“牵”和“念”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牵”有牵引、牵挂的意思,“念”则表示思念、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牵念”这个词汇,用来描述一种深切的情感牵挂。
在文化中,“牵念”常常与家庭、亲情和友情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人重视情感连结和人际关系的传统价值观。
“牵念”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暖和感动。它让人联想到家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远方的思念和牵挂。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长时间离家工作,对家人的牵念让我每天都会打电话回家,确保他们一切都好。
诗歌: 牵念如丝,缠绕心间, 远方的人,梦里相见。 岁月悠悠,情深不变, 牵念如海,波涛连绵。
视觉:一幅画面中,一个人站在海边,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牵念。 听觉:一首柔和的钢琴曲,旋律中透露出深深的牵念和思念。
在英语中,“牵念”可以对应为“longing”或“yearning”,这些词汇也表达了类似的深切思念和牵挂的情感。
“牵念”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人们对远方的思念和牵挂。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牵念”这个词汇,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情感和思想。
1.
【牵】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引证】
《说文》-牵,引前也。 、 《广雅》-牵,引也。 、 《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飱牵。 、 《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与其牵傍。 、 《易·夬》-牵牛悔亡。 、 《孟子·梁惠王上》-牵牛而过堂下者。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 、 白居易《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攀草牵棘。
【组词】
牵笼、 牵红、 牵扭、 牵役、 牵拖、 牵拉
2.
【念】
(形声。从心,今声。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念,常思也。 、 《诗·大雅·文王》-天念尔祖。 、 《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 、 《论语》-不念旧恶。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史记·陈涉世家》-念鬼。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念母劳家里。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念蒙君实。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
【组词】
念诵、 念恤、 念旧、 念思、 念想、 念一、 念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