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9:42
牵惹(qiān rě)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牵引或拉扯来引起注意或影响。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的情感或行为反应,通常带有轻微的负面或不情愿的意味。
“牵惹”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牵”意为牵引,“惹”意为引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为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的情感或行为反应。
在**文化中,“牵惹”常与情感纠葛和人际关系中的微妙互动相关联。它反映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对情感和行为的敏感性。
“牵惹”一词带有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必要的麻烦或情感纠葛。它可能引起人们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一句无心的话而牵惹了朋友的误会,这让我意识到言语的力量和沟通的重要性。
诗歌: 牵惹春风入梦来, 花间细语诉情怀。 一缕情丝难自禁, 惹得相思满心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两人之间微妙情感互动的画面,如一人轻轻拉扯另一人的衣袖,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音乐,如钢琴曲,营造出一种细腻而微妙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rovoke”或“stir”,但它们更多强调的是激起或引起某种反应,而不像“牵惹”那样带有轻微的负面意味。
“牵惹”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反应的行为,还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微妙互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人际关系。
1.
【牵】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引证】
《说文》-牵,引前也。 、 《广雅》-牵,引也。 、 《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飱牵。 、 《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与其牵傍。 、 《易·夬》-牵牛悔亡。 、 《孟子·梁惠王上》-牵牛而过堂下者。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 、 白居易《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攀草牵棘。
【组词】
牵笼、 牵红、 牵扭、 牵役、 牵拖、 牵拉
2.
【惹】
(形声。从心,若声。本义:招引)。
同本义。
【引证】
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春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组词】
惹口面、 惹邪、 惹起、 惹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