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5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1:06
寺宇: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寺庙的建筑物”,通常指的是供奉佛像、进行活动的场所,如寺庙、道教观等。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寺宇常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宁静、神圣的氛围,或者作为人物内心世界的象征。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寺宇可能更多地被简称为“寺庙”,用于指代具体的场所。 专业领域:在建筑学或研究中,寺宇可能被更详细地描述其建筑风格、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同义词:寺庙、佛寺、道观、庵堂 反义词:无明显反义词,但可以对比世俗场所,如市场、商场
词源:寺宇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寺”指的是官方机构,后来特指的修行场所;“宇”指建筑物。 演变:随着在的传播,寺宇逐渐成为专门指代寺庙的词汇,后来也扩展到道教等其他**场所。
文化意义:寺宇在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影响:寺宇常常是社区的中心,提供精神寄托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情感反应:寺宇往往给人以宁静、庄严的感觉,能够激发人们对和历史的敬畏之情。 联想**:联想到香烟缭绕、钟声悠扬的场景,以及僧侣的诵经声。
经历:在我小时候,家附近有一座古老的寺宇,每逢节日,那里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会,吸引众多信众前来参拜。
诗歌:
晨钟暮鼓间,寺宇静如初。
香烟缭绕处,心随佛影舒。
视觉:想象一座古老的寺宇,青砖灰瓦,古树参天,香烟袅袅。 听觉:钟声悠扬,诵经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
比较:在西方文化中,教堂(church)或修道院(monastery)等词汇对应寺宇的概念,但建筑风格和**仪式有所不同。
理解:寺宇不仅是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寺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信息。
1.
【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 《一切经音义》-寺,治也,官舍也。 、 《三苍 》-寺,官舍也。 、 《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寺,官也。 、 《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令骑奴还至寺门。 、 《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城郭官寺。 、 左思《吴都赋》-列寺七里。
【组词】
寺正、 寺舍、 寺库、 寺省、 寺曹、 寺署、 寺卿、 寺棘、 寺丞
佛教的庙宇。
【引证】
《广韵》-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白马寺。 、 杜牧《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组词】
寺宇、 寺刹、 寺主、 寺庵、 寺寝
2.
【宇】
(形声。从宀(mián),于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屋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宇,屋边也。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宇,屋檐也。 、 《易·系辞》-上栋下宇。 、 《诗·豳风·七月》。释文:“屋四垂为宇。”-八月在宇。 、 《仪礼·士丧礼》-置于宇西阶上。 、 《汉书·郊祀志》-五帝庙同宇。 、 《淮南子·览冥》-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 、 《资治通鉴》-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组词】
宇堂、 宇达、 宇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