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0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00:06
寺庙:寺庙是一个场所,通常用于、道教、印度教、教等的礼拜、修行和仪式活动。它是一个具有神圣意义的建筑,常常包含供奉神像或佛像的殿堂,以及僧侣或道士居住的区域。
寺庙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供奉神灵的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用于描述各种建筑,尤其是在和道教中。
在东亚文化中,寺庙不仅是活动的中心,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常常与历史、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紧密相关。
寺庙常常让人联想到宁静、平和和精神上的净化。它们是人们寻求心灵慰藉和精神寄托的地方。
在我小时候,家人经常带我去附近的寺庙参拜,那里的宁静和神圣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寺庙可以被描绘为:
晨钟暮鼓,古寺静谧, 香烟缭绕,心神俱宁。 菩提树下,悟道参禅, 岁月悠悠,寺庙长存。
想象一座古老的寺庙,四周环绕着翠绿的竹林,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青石板上,远处传来僧侣诵经的声音,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神圣。
在西方文化中,教堂(church)或修道院(monastery)扮演着类似的角色,是**教徒进行礼拜和修行的场所。
寺庙这个词不仅代表了一个具体的建筑类型,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和精神传统。
1.
【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 《一切经音义》-寺,治也,官舍也。 、 《三苍 》-寺,官舍也。 、 《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寺,官也。 、 《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令骑奴还至寺门。 、 《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城郭官寺。 、 左思《吴都赋》-列寺七里。
【组词】
寺正、 寺舍、 寺库、 寺省、 寺曹、 寺署、 寺卿、 寺棘、 寺丞
佛教的庙宇。
【引证】
《广韵》-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白马寺。 、 杜牧《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组词】
寺宇、 寺刹、 寺主、 寺庵、 寺寝
2.
【庙】
(形声。从广(yǎn),朝声。“广”与建筑物有关。本义: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廟,尊先祖貌也。 、 《广雅·释天》-庙祧坛墠,鬼祭先祖也。 、 《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无曰寝。 、 《礼记·月令》。注:“前曰庙,后曰寝。”-寝庙必备。 、 《周礼·祭仆》。注:“高祖以下也。始祖曰大庙。”-复于小庙。 、 《礼记·明堂位》。按,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天子明堂。 、 《战国策·齐策四》-庙成。 、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 、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庙在山之西蔍,额曰“惠济”。 、 《搜神记》-至八月朝,诣庙中坐。 、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藏之于庙。
【组词】
少年告庙;庙视道士、 庙主、 庙见、 庙祝、 庙貌、 庙堂、 庙社